大佬纷纷卸任

公募基金离职潮,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,以至于媒都发文,不要炒作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,良苦用心无非在于一个“稳”字,稳住军心。

注:2023年数据截至2023-2-22

尤其是现在,居民存款这么高,大笔资金躺在存款账户里,没法为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,所以沪指最近每到3300点就像碰到一个无形的障壁,阻力重重。


(资料图)

但是话说回来,即便不提离职潮,近一周离职/任的绩优基金经理着实不少,高低能凑一个“离职周”。

其中就包括诺安的蔡宇滨、泓德的邬传雁和中银的白冰洋,他们的离任不同于常见的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,而且各具代表性,值得展开讲讲。

当然,还有大家更加关注的,如何应对,或者有什么基金可以替代。

蔡宇滨

四年深耕无人问,一朝离任天下知

蔡宇滨最近卸任基金一览;资料来源:好买基金研究中心,截至2023-2-18

首先是诺安的蔡经理离职,不过大家现在应该都已经知道了,这个蔡经理是蔡宇滨,而不是诺安一哥蔡嵩松。

这位蔡经理就要低调得多了,不过如果对比二位的业绩,却很是值得玩味—

资料来源:好买基金研究中心,2019-2-20~2023-2-18

蔡宇滨的代表产品诺安低碳经济股票和蔡嵩松的诺安成长混合,在最大同期区间内的表现,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慢就是快。

蔡嵩松全仓半导体,2019年初至今最大回撤超过55%,甚至超过了半导体指数的最大回撤。

相比之下,蔡宇滨的代表基金虽然叫低碳经济,但其实并不是一只光伏新能源主题基金,而是均衡偏深度价值的风格,前三大行业配置的是建筑装饰、机械和化工。

诺安低碳经济股票行业配置情况;

资料来源:好买基金研究中心,截至2022年二季度

虽然牛市的时候涨幅并不凌厉,但熊市下却有着更好的表现,2019年以来年化收益近25%,最大回撤却只有20.14%,而且连续四年保持了正收益,去年还取得了1%的正收益,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进前十。

所以,似乎好像除了都姓蔡,两者并没有任何相似之处。

不过,重押单一行业,把主动权益基金做成了半导体指数基金,乃至波动剧烈如过山车的蔡嵩松爆红出圈,规模最高的时候有400多亿,现在也还有近300亿规模。

而低调做业绩,均衡布局,斜率并不陡峭的画线派基金经理的蔡宇滨,规模最大的时候也不到30亿,最近却因为离职和也姓蔡而火了一把,可谓四年深耕无人问,一朝离任天下知。

接管蔡宇滨两只基金的分别是韩冬燕和李迪,他们的历史业绩都还不错,但分别是科技成长和周期风格,和蔡宇滨的深度价值并不一样,接管后的基金可能面临风格变化。

至于可替换的同类型基金经理,姜诚(点此查看详细介绍)、綦缚鹏、丘栋荣都比较匹配,其中前两位也是好买公募30推荐的大盘价值风格基金经理,我们也会持续调研关注。

负重前行

邬传雁

邬传雁最近卸任基金一览;资料来源:好买基金研究中心,截至2023-2-21

邬传雁是基金圈里少见的离任之后没有被骂,反而是受到了各方respect的基金经理,一年半的时间,邬传雁也算是“负重前行”了,继续坚持管理着规模日益减少的基金。

只不过这两年的市场风格实在不适合他高仓位、高集中度和低换手的风格,近两年业绩整体跑输大盘。

资料来源:好买基金研究中心,截至2023-2-22

这次邬传雁不仅是离任基金经理,同时也卸任了副总经理的职务,不过我们也不用太跟基金经理共情,巅峰时期管理过近500亿规模的大佬,只要最后能全身而退,也用不着我们普通基民同情。

邬传雁旗下基金的继任者有王克玉、秦毅和于浩成,三位基金经理的业绩也都不错。

其中王克玉是“双十二”基金经理,有12年投资经历,代表产品7年年化收益13.53%,最大回撤不到30%。他的投资框架更注重估值,集中度也更低,所以在熊市中的表现要好于邬传雁。

资料来源:好买基金研究中心,截至2023-2-22

不过接管邬传雁的基金之后,王克玉的总规模也逼近300亿,突然增加的规模对于业绩肯定会带来考验。

在大盘均衡偏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中,邬传雁是比较少见的不怎么碰白酒的一位,所以要找完全相似的平替基金经理有些困难,偏新兴成长的有杨锐文、杜猛;风格相似但买白酒的有唐颐恒和罗世锋。

白冰洋:不甘小而美?

白冰洋最近卸任基金一览;资料来源:好买基金研究中心,截至2023-2-22

昨天得知这个消息,我是震惊的,因为白冰洋的离开可谓是毫无征兆,而且我上周刚刚申购了她旗下的医药基金——原因很简单,在一众医药明星基金中,她旗下的中银健康产业近几年的业绩非常亮眼,回撤控制得好,规模还不大。

资料来源:好买基金研究中心,截至2023-2-22

不过基金经理有时候太过于“小而美”可能也不是好事。白冰洋和丘栋荣是基金圈以价值投资见长的一对伉俪,但同是价值投资,去年白冰洋的业绩力压丘栋荣,在管规模却只有丘栋荣的1/20,以她的实力,不甘于“小而美”也可以理解。

至于可以替换的医药基金经理,有万民远和楼慧源,两者近三年的业绩都还不错,回撤也比那些巨无霸医药基金控制得更好,目前万民远规模刚刚破百亿,楼慧源更是“只有”50多亿,也都比较“健康”。

关键词: 基金经理 资料来源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